外国语学院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21浏览次数:1127

      3月2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会、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成立“外国语学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陈达、常务副院长郝志平任组长,学院党委副书记曾国勇为副组长,成员分别由副院长李瑛、院长助理董小莉和党政办主任、分团委书记组成。
      接着,外国语学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达指出,学院成立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是贯彻落实西华委发[2012]24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西华大学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的举措之一,是推进学院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在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党委《通知》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范围对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进行了认真研讨。
      会议决定:3月22日下午2:30—3:30召开全院教职工和全院党员动员部署大会,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有关法规;3:30—4:30召开学院科级以上干部和党支部书记、系部主任工作布置会,对近期相关问题进行布置安排。
      最后,陈达就进一步做好学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要明确重点,奋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第三,要继续强化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保障;第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要周密部署,确保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第五,希望领导小组成员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常态化。
 相关链接:
      3月14日下午,全校干部大会在四教报告厅召开,对2012年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3月16日,学校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西华大学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西华委发[2012]24号),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工作目标、范围对象、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指示精神,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建立中层干部廉政档案为抓手,以保持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为目的,建立融教育、制度和监督为一体,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保证。
    主要内容——立足规范岗位管理、单位管理、学校管理,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查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通过梳理职责、完善工作流程、查找风险、健全措施、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将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作为一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循环管理,构建覆盖全校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工作目标——通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职责明确、决策民主、程序公开、管理规范,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逐步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我校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范围对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范围为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及从事管理工作的所有岗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及人、财、物、招生、采购、基建、后勤管理等重要领域和重点岗位。
    组织领导——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委监察处,负责日常工作。
    方法步骤——动员部署工作阶段(2012年3月);排查廉政风险阶段(2012年4月至5月);制定防控措施阶段(2012年6月);检查考核阶段(2012年9月至10月);完善操作规程阶段(2012年11月)。
    工作要求——加强领导、责任明确;统筹安排、注重实效;注重宣传、加强沟通。

外国语学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研究部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