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人格与素养课程群和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交流座谈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15浏览次数:1132

      1月14日下午2:30,学校在行政楼212会议室召开了人格与素养课程群和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交流座谈会议。校长孙卫国、副校长何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处长马力主持会议。
      “高等数学B”、“机械原理”、“模拟电子技术”、“C/C++程序设计”、“包装容器”5门教学改革示范课的负责人和“现代文史经典导读”、“经典名著鉴赏”、“国学导读”、“孙子兵法与谋略学”、“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全球问题分析”、“物理精神与人文精神”7门人格与素养课程组全体授课教师及教务副处长蒋珍菊参加了会议。
      会上,“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负责人陈永强、“高等数学B”示范课负责人朱雯、“机械原理”示范课负责人王强、“包装容器”示范课负责人王丽梅,分别就上示范课的体会、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发言。他们介绍了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作情况与实际教学效果,并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进行了交流。人格与素养课程“现代文史经典导读”谢应光,“经典名著鉴赏”张帆,“国学导读”郑家治,“孙子兵法与谋略学”王国巍,“中国传统文化”徐宁,“当代全球问题分析”张雯欣,“物理精神与人文精神”杜泉等授课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本课程如何选题、如何施教来达到冲击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意思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教学目标。
      何建平副校长就老师们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所面临的问题作了交流和点评,并对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认为示范课程应重点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新的思路与模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在学生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提升知识的能力的提升上;探索面向多数学生的施教方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加大学生的课外投入和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思考如何发挥助教的作用,倡导教学院长、系主任听示范课,结合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推广示范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课程应在保持现有学时的折子戏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兴趣、影响学生人生;扩展学生第二课堂,加强教师校外交流。
      孙卫国校长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充分肯定了课程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对课程所有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就进一步加强示范课程、人格与素养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他指出,人格与素养课程建设12字目标:“拓展视野、提高境界、影响人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一以贯之;示范课程应倡导“关键知识节点加课外阅读”的授课方式,老师要与“识”俱进,做好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探路人;希望各位老师形成自身的授课特色,打造精品课程,同时对各个课程组所讲授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交流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