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基层”高校分团走进西华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25浏览次数:1150

      3月25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基层”宣讲报告会在我校四教报告厅举行。高校宣讲分团第七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教授、 四川大学邓玲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吴诚煜走进我校,分别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的角度,就十八大精神作了精彩的专题辅导,对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并与我校师生面对面开展互动交流。
      在一个多小时的宣讲过程中,吉克跃林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吉克跃林教授结合十八大报告,详细讲述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由来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央的要求,是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要求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他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公平,关键在质量,根本靠改革;高校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二要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三要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邓玲教授着重分析了十八大理论热点问题——“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她认为,从“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把握日趋完善。同时,邓教授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邓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阐述了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模式,转变观念,积极做好“绿色人生规划”,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南民族大学大四学生吴诚煜以《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为题,结合自身学习十八大的体会,并结合自己在“爱心包裹”劝募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分析了“小梦”与“大梦”的关系,阐明了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我国第二个百年梦想目标的实现,就寄托在当今青年大学生身上;作为青年学子,要勤奋学习,努力增强自身抗挫折能力,正确看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过程中的挫折与困难。最后,他号召青年学子“播种一份爱心,收获无限希望”,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宣讲报告结束后,宣讲团成员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互动。师生们纷纷提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总体目标还是具体到每个人?”、“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源在哪里?解决问题的良药在哪里?”、“大学生如何做好绿色人生规划?”“中国梦真的是霸权梦吗?”等问题。3位宣讲团成员则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现实入手,耐心地为师生们解疑释惑,特别是贴近学校工作实际、贴近师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解答,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报告,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对国家命运、社会发展、个人前途的信心,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力主持宣讲会。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党务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学生代表,政治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代表共3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据悉,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域覆盖目标,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思想,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省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基层”宣讲活动。在前一阶段省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的基础上,组成面向农村、企业、高校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分团,旨在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解读阐释,通过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的解疑释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引向深入。

报告会会场

宣讲团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教授作宣讲

宣讲团成员、四川大学邓玲教授作宣讲

宣讲团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大四学生吴诚煜作宣讲

师生们认真聆听报告

宣讲团成员与部分师生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