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说: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走在离别的最后一程,我校的毕业生们深怀母校感恩不舍之情,纷纷感慨。
6月23日到24日,我校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和授位仪式圆满完成,毕业生们相继离开校园。但毕业不代表结束,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他们勇敢、独立、朝气蓬勃,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安静文明地离开校园。不管是三五好友掩泪相送,还是独自拖着行李箱走过来时的路,他们都是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给力 学校助力送行
为保障毕业生们安全便捷离开校园,学校为其提供了校车接送服务以及联合邮政实行包裹寄送服务,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好评。学校定点在求是广场滚动发车,免费接送毕业生到相关车站、高铁站等交通枢纽,人性化的服务让毕业生们感受母校的关怀。同时,学校联合邮政、小麦公社在毕业生楼下进行定点服务,免费上寝室打包、分类整理、整装集邮,一条龙服务方便毕业生们“零负担”回家。
学校提供快递服务
行李分类打包
“因为家在西昌那边,我一个女生带着大包小包回家实在不方便,又不想麻烦父母,就选择了学校邮政的快递寄送服务。之前就看到了毕业生包裹寄送广告,我也早早地打包好了所有笨重的物品,兼职快递同学不仅帮我将快递送下了寝室,还帮我分类整理好。”来自凤凰学院的韩江雪同学说道。在寝室楼下,或许你会看见室友帮忙拎包送行的,也有男朋友扛包接送的,但更多的还是默默走出校门的背影,因为不舍,不想告别。
“我一直在授位仪式的感动中没有走出来,今天又被学校的校车接送服务所感动。记得第一次来西华,便被求是广场的热闹所打动,而离别也是在求是广场。就我而言,同一地点的不同场景,沉淀的是感动,是不舍,是超越时间的爱,挥去的是抱怨,是厌烦,是不懂事的念叨,我爱西华。”西华学院2012级刘文丽同学感慨良多。相见西华于求是,是初见西华的青春与活力;相别西华于求是,是回眸西华的成熟与深沉。学校有爱,送你前行;你若感恩,功成名就。
最闺蜜 我要看着你离开
“我的毕业,没有想象中地哭得稀里哗啦,我倒是觉得,只要想见面,不管你在东京、北海道、纽约、洛杉矶,还是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不管你在意大利,还是在非洲,只要想见面,就一定见得到的。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外国语学院2012级李炜同学在南大门送别室友时说到。室友今天离开,李炜想在离别之际,和室友一起,穿着学士服,拿着学位证,和西华最后来一次合照。毕竟这是她们以学生的身份最后和西华的一次合影,而今往后路匆匆,相见于西华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离别时的拥抱
好友送到校门口
好友相送
路过南大门,你会看见一些拖着大包小包的毕业生,独自走在来时的林荫大道,他们不忍告别,甚至不敢和朋友说再见,因为他们怕下一次的相见会是永远。“我离开学校的那天,如同每一个我在学校的日子那样平凡。独自去图书馆还了《王尔德》,把一卡通注销,收齐了学生证上缴……待老韩离开南门,我怕是终将告别大学校园生活了。”这是凤凰学院2012级李静同学的深刻独白。她不想朋友难过,也不想去假设分别的100种方式,便在授位仪式结束后的一大早赶回公司工作。但是在她眼中,送别老韩是她真正离开大学的最后一件事,送别即告别大学生活,从此再无牵挂。
最西华 不留下一丝掺杂
在各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学院领导和老师宣读了毕业生文明离校的倡导书,毕业生都致以真挚的赞同。“毕业生们应当合理安排,有序离校,带走大学四年生活的点滴,不给寝室和校园留下掺杂。”经济学院副院长兰虹在学院毕业生典礼暨毕业生文明离校动员大会上谈到。在学校和学院的关心下,各毕业生因个人工作或者实习时间的不同,有序地离开了寝室和学校。
带着吉他一个人走也不孤独
离开的背影总让人感伤
走吧,走吧,我要笑着离开
在她们寝室,看见的是打包整理好的行李,以及收拾好的寝室卫生,并没有准备留下的“掺杂”。“早在之前的跳蚤市场,我就把自己带不走的书籍和生活用品卖给了学弟学妹,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和大学收藏品也送给了认识的学弟学妹,希望对他们的学习有点帮助。”来自西华学院2012级的王海颖同学谈到。“临走之时,室友还在念叨需要简单收拾一下寝室,给即将入住的小鲜肉一个惊喜。然后,寝室四个人便开始收拾打扫了。”经济学院2012级江自强同学说到。作为学长学姐的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更有爱心与榜样。
离别是新的开始
同时,在校园里,你看见的是一尘不染的清新与整洁,并没有网上爆料部分高校的毕业生把垃圾成堆丢弃、校园的纸屑横飞的想象。在西华,文明离校是毕业生为母校做的最后一件事,不为别的,因为他们对西华的爱,因为他们不想把自己的掺杂留给即将到来的小鲜肉。请记住,他们是西华的一份子,不管天高地阔,他们都是西华的孩子,更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